(财政部负责人详解:如何落实减税降费政策让市场活力做“乘法”?)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持续实施减税降费政策,着力用政府收入的“减法”,来换取企业效益的“加法”和市场活力的“乘法”,放水养鱼,固本培元。财政部统计数据显示,“十三五”时期,累计减税降费超过7.6万亿元,其中减税4.7万亿,降费2.9万亿。
特别是去年,为应对突发疫情的冲击,财政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财政收支压力较大、较为困难的情况下,连续发布实施了7批28项减税降费政策,全年新增减税降费的规模超过2.6万亿,有力支持了各类市场主体复工、复产、复业,助力企业纾困发展,助推我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
今年以来,我国继续实施制度性减税政策,分类调整阶段性的减税降费政策,并出台新的结构性减税政策,预计全年为市场主体减负将超过7000亿元。这些减税降费政策如何进一步落实、落细,让市场主体有更多获得感?财政部负责人对此进行了详细解读。
减税降费是稳企业保就业、支持市场主体纾困和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国不断深化税制改革,持续推进减税降费。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介绍,今年以来,财政部门进一步优化和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帮助市场主体恢复元气,增强活力。
“继续实施制度性减税政策,比如降低增值税税率、增值税留抵退税、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等制度性的减税政策继续实施,让政策叠加效应持续释放。延长疫情期间出台的小规模纳税人减征增值税等政策执行期限,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许宏才说。
许宏才介绍,今年还出台了新的结构性减税政策,强化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提高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起征点,进一步加大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所得税优惠力度。“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年应纳税额不到100万元的部分,在现行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再减半征收所得税。”
财政部部长刘昆进一步表示,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有一系列减税降费措施,实际上是针对疫情发生之后出现的困难出台的政策,这些政策的出台让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能够持续经营,不会因为缴税交费给它们带来困难。他说:“把市场主体保住了,市场主体保住就意味着保住了劳动者的收入,劳动者的收入保住就能够保住消费,能够干其他的事情。所以说,这样的方式比直接给钱、给困难补助效果更明显。而且,这些减税降费政策,有一些是制度性安排,所以这几年我国市场主体的增长速度非常快。这些市场主体的产生,解决了老百姓就业创业等方面的问题,效果立竿见影。”
新出台的结构性减税政策还包括支持制造业和科技创新,将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100%,并且允许企业按半年享受加计扣除政策。对于先进制造企业,按月全额退还增值税增量留抵税额。对此,刘昆解释说:“今年制造业研发加计扣除百分之百,就是说,可以按照企业研发投入的数额,在企业要缴税时扣除200%,就是原来100%再加上新的100%,鼓励企业把资金更多地投向研发、基础性研究,促进企业提高创新水平和技术水平,也促进了全社会的技术进步。我们减税降费措施很多,每一个设计都有具体目的。从社会评价看,效果相当明显。”
此外,今年还持续实施降费措施,继续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取消港口建设费,降低航空公司民航发展基金征收标准,并加大各类违规涉企收费整治力度。
许宏才表示,下一步,财政部门将着力优化落实机制,提升政策实施效果,让企业有更多获得感。“密切跟踪宏观经济形势,考虑助企纾困发展需要,进一步研究完善有关具体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经济平稳运行和高质量发展。”
(来源: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