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于2014年5月发布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5号——与客户之间的合同产生的收入》(以下简称“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5号”),设定了统一的收入确认计量的五步法模型。为保持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切实解决我国现行准则实施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例如,如何划分收入准则和建造合同准则的边界,如何区分销售商品收入和提供劳务收入,如何判断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如何区分按总额还是净额确认收入,对于包含多重交易安排或可变对价的复杂合同如何进行会计处理,等等),财政部于2017年7月5日修订印发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1.企业以存货换取客户的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及长期股权投资等,按照新收入准则进行会计处理;其他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按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2.企业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的,在确定处置时点以及计量处置损益时,按照新收入准则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一、确认和计量的“五步法”模型 第一步:识别与客户订立的合同 第二步:识别合同中的单项履约义务 第三步:确定交易价格 第四步:将交易价格分摊至各单项履约义务 第五步:履行各单项履约义务时确认收入 如下:(一)识别与客户订立的合同合同是指双方或多方之间订立有法律约束力的权利义务...
发布时间:
2021
-
12
-
11
浏览次数:2024
新租赁准则的实施一、新租赁准则实施时间2018年12月7日,财政部颁布了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在实施的时间上,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企业,以及在境外上市并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或《企业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表的企业,自2019年1月1日起实施新准则。其他规定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非上市企业自2021年1月1日起实施。所以所有实施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在处理2021年1月份账务时,都必须按照新租赁准则来进行会计处理。2021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准则还有2017年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会计》、《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二、新租赁准则的主要变化1、新租赁准则完善了租赁的定义,增加了租赁、识别、分拆、合并等内容。新引入了“控制”、“已识别资产”等概念,对租赁的识别以及租赁与服务的区分制定了相关指导原则。2、新租赁准则改进承租人后续计量,增加选择权重估和租赁变更情形下的会计处理。新租赁准则明确规定发生承租人可控范围内的重大事件或变化,且影响承租人是否合理确定将行使相应选择权的,承租人应当对其是否合理确定将行使续租选择权、购买选择权或不行使终止租赁选择权进行重新评估。3、新租赁准则调整售后租回交易的会计处理,并与收入准则进行衔接。4、新租赁准...
发布时间:
2021
-
06
-
18
浏览次数:2609
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制度是我国目前并行的两大会计规范体系。许多会计人员对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制度的区别及其适用范围并不十分清楚,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无所适从。 一、两者定义不同。企业会计准则是指公认的企业会计核算原则和规范,是对企业会计对象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在国际上通称“公认会计原则”。它是人们在会计工作的长期实践中总结、概括出来的,以保证会计信息的公允性、合法性。在西方,企业会计准则不是由政府制定,而是由民间的会计组织制定,并为大多数人所认可,因此被称为“公认会计原则”。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是由财政部制定并发布实施的。企业会计制度是指进行会计核算工作必须遵循的规范和标准,是对会计科目、会计报表作出的具体规定。我国的企业会计制度也是由财政部制定并发布实施的。在西方,通常只有企业会计准则,不存在企业会计制度。 二、两者侧重点不同。企业会计准则是以特定的经济业务(交易与事项)或特定的报表项目为对象,侧重于确认与计量,强调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会计政策的选择和会计估计的作出等。企业会计制度则更注重会计科目的设置与运用、会计报表的格式及其编制方法。两者比较,准则更抽象一些,它为会计人员的会计核算提供了较大的选择空间,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企业会计处理的基本要求。制度则更具体一些,易于掌握和操作,为广大会...
发布时间:
2021
-
04
-
09
浏览次数:2207
货币资金是企业贪腐、侵占、挪用资产案件的多发点,因此,做好企业的货币资金管控是企业良性运行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本文针对货币资金管控过程中常见的关键控制要点进行剖析,为财审人员做好货币资金流程管控,控制风险提供参考。 一、货币资金流程管控基本要点(一)资金预算管理货币资金支出应当严格按照资金预算的范围和金额列支,超预算支出资金应当经过有权限人审批。(二)授权审批控制货币资金支出应当经过恰当的授权审批,未经批准禁止列支,严禁超越审批权限审批资金支出。(三)不相容职务分离货币资金支出应当执行不相容职务分离原则,实施账、款分离,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资金收、付业务的相关印章和票据应当分开管理,严禁由一人办理货币资金的全过程。(四)关键岗位轮换货币资金有关的关键岗位应当实行定期轮换制度,特别是出纳员岗位,连续担任出纳岗位的人员一般不得超过5年。(五)付款留痕货币资金支付完毕,应当加盖银行或现金付讫章以及具体经办人员个人名章,以分清责任,避免重复付款。 二、现金流程管控要点(一)合法性现金支出范围和金额应当符合国家有关现金管理的相关规定。(二)实地盘点资金稽查人员应当不定期不定时的对现金进行随机突击盘点,以核查现金实际数额与账面数额的一致性。(三)限额管理库存现金实行限额管理,超限额部分应当...
发布时间:
2021
-
02
-
05
浏览次数:2038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有关税收政策,进一步减轻企业办税负担,税务总局发布《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现解读如下: 一、有关背景 2020年以来,为落实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支持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促进集成电路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等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财政部联合我局及相关部门密集出台了多项企业所得税政策,主要如下: (一)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政策 一是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2020年第8号),对疫情防控重点保障物资生产企业为扩大产能新购置的相关设备,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困难行业企业,2020年度发生的亏损最长结转年限由5年延长至8年。 二是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2020年第9号),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组织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等国家机关,捐赠用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现金和物品,允许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全额扣除。企业直接向承担疫情防治任务的医院捐赠用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物品,允许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全额扣除。 三是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2020年第25号),对电影行业企业2020年度发生的亏损,最长结转年限由5年延长至8年。 (二...
发布时间:
2021
-
01
-
08
浏览次数:1898